减肥市场乱象频发!两高发典型案例: 注重全链条打击
2024年09月14日 来源:互联网 OEM代加工网
11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一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曾某维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减肥食品中非法添加西布曲明”,值得业内同仁关注。
据悉,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被告人曾某维购买搅拌机、压片机等生产设备以及西布曲明、荷叶粉、麦芽糊精、胶囊壳等原料,伙同他人自行生产含有西布曲明等有毒、有害成分的减肥压片糖果等减肥产品,通过微信等渠道对外销售,生产、销售金额共计40余万元。上海铁路运输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曾某维其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百万元。
网络销售非法添加西布曲明等成分的减肥食品是常见高发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两高认为,该案的典型意义在于,司法机关依法惩治此类犯罪时注重全链条打击,在办理其他同类案件过程中,通过梳理电子数据、深挖物流和转账记录等方式,锁定生产、销售有毒、有害减肥食品的源头,并据此进一步深挖,成功追诉下级代理十余名,对该犯罪链形成“全覆盖式”打击。此外,针对不法分子借助网络平台销售有毒、有害减肥食品的情况,司法机关还延伸司法职能开展溯源治理,督促网络平台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不断净化网络消费环境。
近年来,“减肥”似乎成为跟“保健品”一样带有负面色彩的词汇,随之而来的新闻往往都是非法添加或者虚假宣传的消费舆情或市场乱象。
无独有偶,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检察院也提起公诉,法院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王某等4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个月至二年三个月不等,适用缓刑,禁止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食品的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各并处罚金;同时判令4人承担销售金额3倍的惩罚性赔偿金共计41万余元,并在市级新闻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
图源:江苏检察在线
据了解,该案当事人利用瘦身人士想迅速掉秤、轻松减肥的心理,出售号称可“月瘦8至25斤”的减肥咖啡,该减肥咖啡含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毫无疑问的是, 国人“减肥”需求是巨大且迫切的。超重和肥胖已成为中国人突出的营养问题之一。8月,我国最大规模的关于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的当代研究显示,我国总体超重人群占比34.8%,肥胖人群占比14.1%。追求快节奏的生活,不想运动、节食,但想瘦还想马上见效的思维,催生了大量市场乱象。
《中国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1580万成年人的横断面真实世界研究》
在今年发布的《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 非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中,将原有的保健食品“减肥”功能声称, 调整为“有助于控制体内脂肪”,涉及“减肥”功能声称的产品将全部按新名称规范。
庶正康讯认为营养健康产业走向成熟必经历三个阶段,从神秘化、到生活化、再到科学化。“减肥”实际上是神秘化阶段的遗产,让消费者一味的追求最终的效果而忽视健康需求,“有助于控制体内脂肪”则是向科学化方向的重要迈进,引导消费者科学认知保健食品。
2023年,与保健食品相关新文件接连出炉,传递出不少积极信号。
12月6日, 庶正康讯联合国药励展将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A区2号会议室)举办2023(冬季)营养健康产品市场/法规释疑会。届时,我们将邀请业内专家全方位带您了解2023年营养健康的法规变化情况与发展趋势。
(OEM代加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