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25日 来源:江南晚报 OEM代加工网
市民万阿婆说,最近她买了一款近千元的牛初乳,销售人员宣称能降低血糖,万阿婆觉得有些奇怪:如果说牛初乳能提高免疫力还能让人相信,但怎么同时又会降低血糖呢?无独有偶,方大爷花近百元买了一条保健内裤,据说能治疗男科疾病,方大爷很是相信,但他的女儿提出了质疑:“从外表看和普通裤子差不多,怎么就能治病呢?真是这样的话医院都得关门了,因为买条裤子穿穿病就能好了嘛。”但她又无奈地表示,既然父亲认准了,哪怕价格再高,她也得为他买。
上万元一张的理疗床,几千元的保健品,在常人看来觉得有些离谱,但偏偏很多老人就相信,而且是深信不疑。药监局稽查处有关人士说,前阵子还有名老人买了近万元能“降血压”的保健品,后来发现血压在降低后又反弹,懊恼不已。据悉,对保健品物价部门并不定价,都是企业自主定价。有数据显示,开发一种保健品的费用远比药品低,但其售价很高,单价上千元的保健品不在少数。之所以价格离谱,关键在于其吹嘘的神奇效果,让老年人信以为真。只要一提到能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等,老年人都特别感兴趣,为了健康,他们中有的甚至花几万元都愿意。为何价格高的保健品受欢迎?这主要因为在老年人心里“便宜没好货”的观念已根深蒂固。
市药监局有关人士表示,据有关规定,同一配方保健食品申报和审批功能不超过两个,因此宣称有多种功效的保健食品多有猫腻。不少市民都是购买和服用了产品后,发现不舒服或没效果才想到举报。因此,在选购保健食品时,一要认清产品包装上是否有卫生部门的批准文号和保健食品的蓝色标识,二要仔细看清所要购买保健食品的功效和适用人群。前不久,卫生部专家来锡讲课时也特别提到了保健品,该专家表示,有调查显示约1/4的保健品是假冒的,所以请老年人谨慎购买。
上一篇:别再让模糊的标准纵容保健品造假
下一篇:药店卖食品究竟合法吗?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