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T恤 卫衣 普通食品 成人保健 普通饮品 休闲裤 内衣

别再让模糊的标准纵容保健品造假

2014年04月25日  来源:《工人日报》  OEM代加工网

为了公众的健康,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不能再在行业标准的制定上裹足不前、犹犹豫豫,不应过多地强调“行业分散、种养采收方式不统一”等客观原因,而要积极行动,恪守监管之责,从行业标准入手,有力打击造假乱象

  据《南方日报》6月10日报道,“医疗保健品的原材料造假比较常见,何止阿胶以猪皮假冒这一例!”当记者就央视曝光阿胶造假事件采访几位业内人士时,意外获得他们的一致回应。业内人士揭露,除了造假,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等情况在中药材行业更普遍,尤其在药材集散地、中小型加工企业,以及私人收购站点。对于阿胶造假事件,国家药监部门已经发出通知表示高度重视,并对涉药问题阿胶展开调查。

  某些保健品造假现象,早在几年前就已为社会所关注,并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提出了强化监管的措施。但类似现象屡禁不绝,公众担忧依然存在。其中,除了不法商家的无良行为等原因外,没有刚性的行业标准也是导致混乱和监管不到位的重要原因。

  以最近被披露出来的花旗参里掺萝卜干,湿燕窝压重量,树胶成“蜂胶”,虫草混合铁粉铅粉卖等造假行为分析,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没有一个明确的产品质量标准。合格的产品应该是多少重量,应该包含哪些成分,添加剂或者辅料不能超过多少等等,都没有具体的参数。于是,出现了同一种产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断标准,有的认为合格,有的认为是假货。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不同层级的监管部门也没有一个严格掌握的标准,监管缺失也就在所难免。这无疑给了商家投机取巧的机会和空间,一些不良商家采用种种手段造假,导致保健品行业造假乱象难以根本改观。

  根治保健品行业的造假行为,必须确定具体的和有约束力的刚性标准。对于不同保健品,特别是知名度较高的传统高档保健品,更应该明确具体的质量标准。有了具体的约束标准,公众就可以依此判断产品的真假和质量,可以依此追究不法商家的责任;监管部门也就有了检测依据,可以通过法律和规则罚假保真;同时,行业自律就有了基础。

  对于制定行业标准,包括一些主管部门及业内人士在内,总认为保健品的种养、采收很难制定具体标准。再加上不少人持有“保健品造假吃不死人”的观点,于是迟迟未能出台有约束力的依据。媒体曝光阿胶造假事件、“养生大师”事件,都反映出公众对科学保健养生的热切需求,保健品市场的规范发展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

  一方面,我国的传统保健品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扶持;另一方面,我国时下保健品行业的成熟度不高,需要引导和监管。在这样的基础上,为了公众的健康,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不能再在行业标准的制定上裹足不前、犹犹豫豫,不应过多地强调“行业分散、种养采收方式不统一”等客观原因,而要积极行动,恪守监管之责,从行业标准入手,有力打击造假乱象。
(OEM代加工网:

上一篇:看看中国这些神医

下一篇:“多功效”保健品大多有问题


秋季:合理膳食 祛斑更有效

喂宝宝,普及科学知识

保健品行业仍然“朝阳” 行业怪圈

市保健品安全 “正源行动”锁定四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