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25日 来源:冀东新闻 OEM代加工网
从山寨手机到山寨汽车、山寨电视剧、山寨春晚……山寨产品席卷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多个领域,并转变成一种文化吸引人们的眼球。可如今,和我们健康息息相关的药品也加入山寨大军,玩起了“山寨”,实在让人匪夷所思。近日,记者走访唐山市区多家药店,发现没有“国药准字”的“山寨药”也混入正规的药店内,让不少消费者犯了迷糊。
■调查:“山寨药”傍名牌混入正规药店
“山寨药”是指那些与药品包装相似、同名或者名称相仿,公然宣传主治功能的非药品类产品。昨日,记者在西山道、友谊路等多家药店走访时,发现有几家药店公然销售这种“山寨药”。在西山道上的一家药店,记者发现了金鸡胶囊的山寨版,是名为妇科金鸡的凝胶。记者仔细查看,发现这种凝胶产品的包装上并没有印着“国药准字”的批准文号,而是以“健”字号代之。这种“山寨药”与正版的产品相比,除了外包装偏大外,其产品的外包装颜色相似、名称也相仿,只不过两个产品的厂家完全不同,一个厂家在广西,一个在西安。
除了山寨版金鸡胶囊,采访中记者发现还有很多种保健产品在药店销售。这些产品从外观上看和知名的药品类似,名称也相仿,但却并非药品,因为正规的药品都有“国药准字”的批准文号,而这些“山寨药”包装上印着的批准文号,有的是“健”字的,有的是消”字的等,因未取得药品的批准文号,并不属于药品的范畴。
在西山道上的一家药店,记者询问哪些药品治疗脚气比较不错,一位女销售员拿出一小盒药向记者推荐,记者一看批准文号里是“健”字号的,并没有“国药准字”字样,便推托说不要。随后,记者又看到一种皮炎平软膏,包装和“999皮炎平”类似,是上海一家药业有限公司出品,刚开始销售人员解释说是一种中药。在批准文号一栏,记者发现也是使用“卫健用字”号的批准文号。询问时,这名销售人员才改口说,保健类的产品也允许在药店卖,而且效果远比别的好。
■监管:误导消费监管颇显无奈
虽然“山寨药”扰乱市场误导消费,可采访中,记者发现相关监管部门也颇有几分无奈。
据药监部门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因为药监部门加大了监管的力度,一般假药很少在药店里出售,可一些类似药品的保健品却很容易扰乱市场,尤其是一些夸大功效的宣传单也容易误导消费者。该工作人员表示,按照规定,只有经过批准的“国药准字”号药品才能出现功能主治、适应症的说法,他们在查处中只能把夸大宣传的小广告没收,至于销售人员的误导销售,把包装相近的保健品当成药品卖给消费者很难监管。
唐山市卫生监督所一位孙姓工作人员也表示,自6月1日起,新《食品安全法》出台,保健食品的监管也将归食药局负责,只是现在还没有接手。他表示,按照规定药店经营保健品,必须有专门的柜台,且必须有卫生经营许可证。如果在日常监管或接到投诉时,发现药店在销售保健品时宣传疗效或仿冒药品销售,监督所都会依法查处。
■识别:买药看准“国药准字”号
药监部门提醒消费者,如果要买药品,最有效的办法是看批准文号,正规药品的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1个字母+8个数字”,而“山寨药”批准文号是“国食健字+数字”或“某省的简称+卫健用字+数字”。
上一篇:医保卡买保健品,是管是不管?
下一篇:真的能防脱发吗?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