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T恤 卫衣 普通食品 成人保健 普通饮品 休闲裤 内衣

从农产品到工业品!贵州这家公司打造“刺梨产业”全产

2023年12月18日  来源:  OEM代加工网

作为贵州省12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的刺梨产业,担负着探索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发展路径的重任。盘州市平台公司“贵州宏财聚农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宏财公司”),在统筹推进全市刺梨产业发展的进程中,狠抓刺梨全产业链发展——从基地建设、到工业加工、到品牌打造、到走向市场,使刺梨这个农村山野果,成功变成受到市场欢迎的系列工业产品,打造了一个强势的刺梨产业,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扶贫成效。

近日,记者走进宏财公司,对其全产业链建设各个环节进行调研采访,以总结其成功经验,为全省提供借鉴。


标准化基地 从源头上把好生产原料关

“采收时戴上手套,从边上开始采摘,要注意对鲜果应收尽收!”8月27日,走进宏财盘江天富刺力产业园,盘江天富合作社理事长聂德友正组织村民们采收成熟刺梨。

这些采收的金黄色刺梨果子将被运送到加工厂,加工成为各式各样的刺梨产品。“今年盛产,果实大、水分足,预计产量能达到2万吨”。聂德友说,按照宏财公司培训的种植标准,刺梨种植密度为111株/亩,采用长方形配置,挖沟规格、地膜规格、修枝培育皆有特定标准,近年来产量逐年增长。

据悉,宏财盘江天富刺力产业园是宏财公司的刺梨基地之一,共种植有3.12万亩刺梨,是盘州市刺梨基地的刺梨连片种植基地,也是目前贵州最大的刺梨种植基地。

“为做好今年的刺梨丰收工作,基地现场采收事先做好了培训和测产,确保刺梨采收进一步规范化。”宏财公司负责刺力王产品营销的总经理徐天鹏介绍,为把好刺梨原料关,近年来,公司开展了标准化基地种植。通过“党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宏财公司提供苗木、种植管护培训、保底收购,并于合作社签订《入股合作协议》,与参与合作社的农户进行分红;合作社承接并组织农户实施刺梨种植和管护,在种植环节实现标准化,管理规范化。

目前,宏财公司已打造了38万亩刺梨标准化种植基地,其中,21个标准化种植基地、1个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获批“国家级出口刺梨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贵州省刺梨进出口基地”,示范基地共计7万亩。


专业化加工 现代化工业确保产品品质

满山金果喜迎丰收,生产车间加工忙碌。

在距离基地半小时路程的宏财集团刺梨加工厂内,一辆辆载满了金黄刺梨果的车辆进进出出。在加工车间,清洗刺梨、分拣榨汁、运输原汁……工人们有序工作,9条生产线正紧锣密鼓投入生产。

据悉,为了实现专业化加工,宏财公司在盘州市两河新区规划建设占地约750亩年加工产能50万吨的刺梨循环加工厂,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20万吨年加工产能以及9条一流生产线的安装投产,9款产品已上市销售。

“刺梨产业是工业化带动发展很明显的产业,当我们的种植规模达到一定的标准后,专业化的加工也要跟上脚步。”宏财公司副总经理周文介绍,去年10月,公司还引进西南地区第一条刺梨深加工低温无菌冷灌生产线,实现了从瓶胚到饮料的全自动化,每小时产能2800瓶。目前,该公司研发的饮料、果脯等刺梨产品,拥有代理商93家,辐射全国市场。今年一、二季度,“刺力王”系列产品销售产值达6000万元。

此外,记者了解到,宏财公司还立足刺梨产业深挖价值链,从贵州大学、台湾宜兰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引进专家教授、硕博高层次人才团队28人,自主培养技术能手8人,依托公司成立的“中国刺梨产业研究院”强化刺梨产品的研发,申请专利86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4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外观专利15项;申请商标887项,其中已经注册完成406项,制定刺梨团体标准15项,研发饮料、原汁、口服液、含片、果脯、果糕、有机肥等产品50项。


品牌化引领 以优质产品打开广阔市场

今年6月,对宏财公司来说是特别的一个时间节点。随着“贵州刺梨”公共品牌正式启用,宏财公司作为首批获得公共品牌使用权的企业之一,在省级公共品牌龙头引领下,正踏着工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步伐,以优质产品打开广阔市场,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目前,对于贵州刺梨的加工企业来说,外围市场认知度和消费者接受度都有待提高。随着‘贵州刺梨’公共品牌的统一,标准化种植、专业化加工的‘刺力王’将走向更开阔的市场。”贵州省刺梨协会、贵州宏财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波说,公司产品“刺力王”通过发挥“贵州刺梨”母品牌的作用亮相市场,这样的品牌效应对于公司招商推广作用尤为明显。

7月13日,“贵州刺梨·刺力王”号高铁正式发车。宏财公司借助高铁的快捷通道,向万千消费者传播“贵州刺梨·维C之王”的独特形象,通过冠名宣传,展示了刺梨作为第三代水果的高营养价值和贵州刺梨饮品。

据李波介绍,近年来,宏财公司以优质产品和品牌化引领,全面拓展市场,成效明显。截止2020年6月16日,“刺力王”已在贵州、云南、重庆、四川、广西、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华中等14个省份开发代理商93家,布局销售终端4万余个,线上与京东、淘宝等多家电商平台及分销商达成合作,通过电商、团购、特渠、商超、餐饮、终端店铺等渠道进行线上线下销售,2019年销售额1.1亿元,2020年第一、二季度销售总额达6000万元,同比去年增长33.3%。出口方面,现已开通跨境电商平台(阿里国际站)。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玲 刘力维


(OEM代加工网:

上一篇:江苏南通:坚持创新引领、加快转型升级 传统服装产业

下一篇:儿童玩具“彩妆”存安全隐患,家长购买儿童化妆品认准


秋季:合理膳食 祛斑更有效

喂宝宝,普及科学知识

保健品行业仍然“朝阳” 行业怪圈

市保健品安全 “正源行动”锁定四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