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T恤 卫衣 普通食品 成人保健 普通饮品 休闲裤 内衣

东湖评论:拒绝过度包装 让商品回归大众消费品属性

2023年10月09日  来源:  OEM代加工网

今年9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修订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正式实施。新国标对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的所有食品和化妆品的包装进行限制,严格规定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和包装成本,旨在减少过度包装现象,降低资源浪费。此举,对保护消费者利益、推动市场良性竞争也有积极意义。
对商品进行包装是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存、促进销售,商品包装是附属于内装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由于巨额的利益驱使、消费者重面子的攀比心理,导致过度包装之风愈演愈烈,造成资源浪费、混淆了消费者对商品的价值判断,也助长了奢侈之风、浮夸之气。
虽然大多数商品生产企业也意识到过度包装危害不小,但由于商家的逐利心理,只能将其视为“一笔不得不花的钱”;消费者也明知过度包装的商品华而不实,却为了“面子”和“心意”不得不为此买单。二者都感觉被过度包装牢牢“绑架”却又无力自拔,很难说谁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过度包装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更是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和不理智的消费理念共同造成的。
失去理性的市场一时难以靠自我调节回到正轨,需要来自外部的他律加以规制。近年来,为遏制过度包装,国家动作频频。针对月饼和粽子过度包装问题,2022年5月发布GB23350-2021国家标准的第1号修改单,2022年8月15日实施。2021年8月,发布《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23350-2021),历经2年过渡期,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遏制过度包装的力度之大、决心之大,可见一斑。该标准自发布以来,得到社会各方高度关注,生产经营企业、行业协会、检测机构、监管执法单位等相关方积极学标贯标用标,取得积极成效。
在遏制商品过度包装上,无论是出台国家标准,还是加强监管措施,取得实效始终是重要标尺。对于那些热衷“面子工程”的商家,日益健全的国家标准、越来越严的监管措施无疑是一剂良药。在标准规范、政策引导和市场监管下,没有了过度包装的“厚利”,商家应将工作重心转移回商品本身,通过提升商品的“里子”,将商品的重心回归到物品本身,以高品质和高性价比作为市场竞争力,推动良性竞争。普通老百姓更应相应号召,树立可持续消费观,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主动选择包装简约适度的产品,拒绝过度包装,反对奢靡浪费。
商品过度包装由来已久,遏制过度包装不能“下一场雨、刮一阵风、走一个过场”。这次国家明确了标准,给出了路线图、时间表,有关监管部门、行业协会、新闻媒体应共同行动,打出遏制过度包装的组合拳,逐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回潮。一方面,要加大标准的宣贯力度,督促企业合规经营,尽早贯标、用标和达标;另一方面,要强化专项监管执法,加强过度包装抽查检验,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畅通举报渠道,充分挖掘线上线下各类线索,加大监督和治理力度,引导商品包装市场规范、健康运行;最后,要加强科学引导,提倡理性消费,在全社会倡导树立理性、健康、绿色消费新风尚,共同推动商品消费回归大众消费属性。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喇超美(湖北襄阳)
责编:丁楚风


(OEM代加工网:

上一篇:向多元精细方向发展,保健食品产业进入新周期

下一篇:健康指南:8个养生妙招,一次都学会


秋季:合理膳食 祛斑更有效

喂宝宝,普及科学知识

保健品行业仍然“朝阳” 行业怪圈

市保健品安全 “正源行动”锁定四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