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T恤 卫衣 普通食品 成人保健 普通饮品 休闲裤 内衣

漫山遍野“枸杞红” 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助力打造中宁“

2023年11月28日  来源:互联网  OEM代加工网

  “天下黄河富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宁夏平原南端,有着“中国枸杞之乡”美誉的中宁县就坐落在这里。枸杞是宁夏“六特”产业之一,更是中宁县的特色支柱产业。作为全国主要的枸杞种植基地和交易集散地,中宁枸杞产量占全国产量的20.5%,全县枸杞种植面积稳定在18万亩,枸杞精深加工产品种类达10大类100余种,综合产值突破130亿元,区域品牌价值超190亿元,全县农民来自枸杞产业的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一颗小小的红枸杞,如何走出田间地头,成为全国各地老百姓餐桌上的滋补佳品?又是如何从随处可见的“土特产”,变成富民“枸杞红”?

  11月份,《金融时报》记者一行来到中宁县走访调研,发现了中宁枸杞产业快速发展的答案——金融业为枸杞产业量身打造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金融监管总局中卫监管分局副局长刘雪花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今年以来,该分局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持续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创新枸杞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加大枸杞产业信贷投放和保险保障力度,全力支持枸杞产业做优做强。截至今年10月末,辖内枸杞产业贷款余额27.52亿元,较年初增加1.3亿元;枸杞产业供应链重点企业贷款余额6.19亿元,枸杞产业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信用贷款4.26亿元。

  在金融活水的支持下,漫山遍野的中宁红枸杞正在绘就一幅生态美百姓富的新画卷。

  创新担保方式:资源巧变抵押资产

  初冬时节,中宁枸杞红柳沟小产区的玺赞生态枸杞庄园里仍然生机勃勃。虽然已经过了枸杞采摘季节,但仍有一些红彤彤的果子点缀在绿叶丛中,为这片万亩枸杞园增添了几分“俏皮”。

  玺赞庄园枸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玺赞庄园”)是中宁县主要经营枸杞种植、加工和销售的标志性企业和模范代表性企业,拥有1.5万亩标准化庄园枸杞种植基地,年产原味枸杞5000吨、枸杞原浆3000吨,赛鲜(锁鲜)枸杞500吨。

  每逢采摘季,枸杞种植户和企业都面临大量的用工需求。2022年6月份,采摘季即将到来,玺赞庄园却仍有1000万元的采摘费缺口无法解决。“夏季枸杞采摘的用人高峰期,我们每年用工达2000多人次。在采摘季,一名采摘工人的月工资能达到6000元至7000元。采摘工基本都是外地务工人员,采摘费全部要求现金结算,这给我们造成了较大的资金压力。”玺赞庄园财务部门有关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记者说。

  如果采摘费无法解决,种植的万亩枸杞怎么办?想从银行抵押贷款,但新建成使用的厂房还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缺少抵押物。石嘴山银行中宁支行客户经理在走访时得知企业困难后,针对玺赞庄园拥有已办理土地使用权证的52万亩枸杞地暂未抵押的情况,该行创新担保方式,为企业办理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1000万元,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企业有困难,政策有方法,机构有行动。据刘雪花介绍,近年来,金融监管总局中卫监管分局指导辖区银行保险机构为枸杞产业提供覆盖育苗、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的金融服务,持续创新60余款符合枸杞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例如,中宁青银村镇银行为缺乏抵押物的市场主体推出应收账款质押服务。石嘴山银行中宁支行推出随借随还、循环使用的“枸杞尊信贷”线上纯信用贷款品种,有效解决了枸杞种植、流通等环节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短期流动资金融资难题。

  值得关注的是,金融监管总局中卫监管分局还联合当地金融局开展“六权”改革支持重点特色产业督导,推动枸杞类林权确权抵押,为破解枸杞企业缺少抵押物、担保物的融资难题蹚出了新路子。

  在政策引导下,一些银行机构开始“先行先试”。例如,农业银行中宁县支行通过枸杞林地、林木资源抵押担保的方式,让企业和枸杞种植户手中的林木资源变身抵押信贷资本。该行还创新采用“园地+地上生物性资产”担保方式,为玺赞庄园投放了林权抵押担保贷款1000万元。

  “货易贷”:为枸杞贩运“加油”

  在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一排排整齐的货架上摆放的成品红枸杞分外显眼。当记者一行来到交易中心时,恰好有外地商贩聚集在一个摊位前采购,看成色、比价格、讨价还价,在采购商与批发商的你来我往中,一单生意就这么敲定。

  中宁县翔澎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台公司”)就是交易中心里一家经营枸杞批发的企业。“在交易旺季,枸杞商贩销售量大,都急等着用钱,中宁青银村镇银行开发的‘货易贷’产品,真是解决了我们公司合作客户的贷款难题。”平台公司负责人张天宝对《金融时报》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为缓解枸杞收购贩运流动资金贷款问题,中宁青银村镇银行与平台公司签订“货易贷”担保合作协议,由平台公司推荐其上游客户,银行向该客户发放“货易贷”保证类贷款。

  “货易贷”的具体运作模式是:借款人要融资时,需要将收购加工后的成品枸杞存货储存在平台公司的监管仓库内,由银行与平台公司共同核查客户质押的枸杞存货品质和数量,核查无误后封存,由银行及平台公司共同监管,银行向客户提供信贷资金并由平台公司提供保证担保。若借款人贷款到期后逾期不还,由平台公司代偿该笔贷款后及时处置变现质押的枸杞存货,用于收回平台公司的代偿款项。

  中宁青银村镇银行副行长张立峰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货易贷”贷款业务合作模式精准契合了枸杞贩运大户存货量大、销售量大、资金需求旺盛且资金使用频率高,但无有效资产抵押的特点,实现了贩运商、平台企业和银行的三方共赢。

  据介绍,目前,“货易贷”贷款产品通过以枸杞原料或成品作为质押、以产业链企业互保等方式,先后支持了宁安堡、早康枸杞、永寿堂中药、杞乡生物等多家县域优质涉农企业,重点解决了企业在枸杞流通、深加工及研发等方面的融资需求。

  在政策支持下,多家银行着眼于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解决枸杞收购、贩运、加工等经营主体的融资问题。例如,农业银行中宁县支行推出“保理e融”“e账通”等供应链金融产品,深入挖掘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客户融资潜力,依托核心企业,通过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采购订单、销售货单等,建立供应链商圈,延长融资产业链,为枸杞行业产业链协同发展增添助力。石嘴山银行中卫分行梳理枸杞种植、贩运、加工销售各环节客户特征,分析客群特点、经营风险等,制定枸杞客户准入标准;不断创新信贷产品,根据中宁枸杞产业发展特点,推出“石银E贷”“小本贷”等纯线上信贷产品,高效服务枸杞客户。

  保险保障:为“中宁枸杞”保驾护航

  一场自然灾害、一次市场价格波动,就足以让种植枸杞的农户损失惨重。如何优化保险保障,提高枸杞产业持续发展能力,成为监管部门和保险机构共同努力的方向。

  近几年,中宁枸杞产业先后因暴风、暴雨、洪水等灾害造成枸杞果实不同程度受损。灾害发生后,人保财险中卫分公司积极与各县区农业农村局、气象局、各乡镇村协调沟通,快速做好现场查勘及定损理赔工作。据人保财险中卫分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该公司共承保政策性枸杞保险13.8万亩,为全市3605户枸杞种植户提供风险保障2.76亿元。截至2023年11月,已赔款1518万元。

  近年来,金融监管总局中卫监管分局持续引导保险机构构建产量和价格的“双重保障”机制,护航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今年10月末,辖内政策性保险承保16.59万亩,提供风险保障331945万元;价格保险承保1.77万亩,提供风险保障0.99亿元;为采摘务工人员办理保险258笔,提供风险保障3.76亿元;为货物运输提供风险保障8.89亿元。

  此外,多家保险公司还着眼于创新产品,提升服务质量。例如,平安产险中宁支公司利用科技手段推出保险保障附加服务,开发“中宁枸杞大数据平台”,在平台上用户随时掌握枸杞生长情况及天气变化,并对病虫害进行实时监测;研发枸杞溯源动态二维码,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保护“中宁枸杞”品牌效益;结合中宁县枸杞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实际,主动对接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推动新型农业保险试点产品奖补政策在中卫地区落地实施。

  谈及下一步优化枸杞产业保险保障的工作思路,刘雪花表示,将鼓励保险机构积极争取相关资金补贴,引导农户应参尽参,护航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保险机构提供多元化保险产品,创新开发推广保障更加全面、保费更加低廉的财产保险、货运保险、价格保险等产品,全方位提升枸杞产业风险抵御能力,着力打造涵盖保产业、保意外、保信贷等风险的“一揽子”保险产品体系,为企业和农户风险增信,助力枸杞全产业链运行实现储存安全、运输安全、交易安全。


(OEM代加工网:

上一篇:河南开展老年营养改善行动

下一篇:【一线调研】福建石狮:当纺织遇上“智造”


秋季:合理膳食 祛斑更有效

喂宝宝,普及科学知识

保健品行业仍然“朝阳” 行业怪圈

市保健品安全 “正源行动”锁定四

在线咨询: